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信用研究 > 信用研究
连维良:全面推动信用建设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
全面推动信用建设与 城市发展深度融合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连维良 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完善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,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: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、信用经济,要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,形成褒扬诚信、...
新的历史时期信用工作将面临哪些发展机遇?
机遇一:政务诚信 报告指出,扎实推进依法行政,转变政府职能,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,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,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。 政务诚信建设是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的重要手段,报告关于“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”的部署,将为政务诚信建设带来发展机遇。 机遇二:司法公信 报告指出,严格公正司...
王伟: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
沿黄之城,相连一水。8月23日下午,“共襄黄河战略 擘画信用未来”黄河流域省会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在济南举行。会上,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政法部民商经济法室主任、教授王伟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实践、重要趋势、法治保障三个方面作主旨演讲。 一、区域间政府合作是社会信用体...
健全信用机制 优化市场环境
推进质量和品牌信用建设 ■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,强化计量、标准、认证认可、检验检测等方面诚信要求,扩大国内市场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水平 ■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,推动企业将守法诚信要求落实到生产经营各环节,加强中华老字号和地理标志保护,培育一大批诚信经营、守信践诺的标杆企...
周莉:信用监管标准化发展探讨
信用监管是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的监管方式,也是信用信息有效应用和发挥信用价值的重要途径。梳理信用监管的提出与演进过程,不难发现,信用监管是伴随社会信用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而相应发展起来的,信用监管也是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应用环节、打通信用信息管理全链条闭环的重要手段。因此,信用监管的提...
王伟、欧阳捷:我国社会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展望
我国于2021年3月发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(以下简称“十四五”规划)对今后一段时期的社会信用建设任务作出了安排和部署,是未来开展社会信用建设工作的重要依据。社会信用建设对社会治理的意义体现在经济、社会、政治、法治、文化等多个层面。本文结合我国社会信...
《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》专家解...
近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对新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系统安排,为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信用建设提供了重要行动指南。 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下,在各部门各地区积极推动下,...
日前,中办、国办印发了《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这是继国务院发布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(2014-2020)》之后,时隔多年,我国又一次发出的信用体系建设最强音。 有目共睹的是,近年来,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成就斐然:标准规范相继出台,制度规则日趋细...
以法治之力,筑信用之基,全面助推营商环境优化
“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,信用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。”在2020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,李克强总理深刻地指明了这一点。法治之于信用,是车之两轮,鸟之双翼。不讲法治的信用,无异于无轮之车,折翼之鸟,不但无法行稳致远,而且极可能导致公权滥用,私益受损,伤及市场活力,戕害营商环境。 法治,必须是具像的,要...
完善数字经济的信用监管
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:“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,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,完善体制机制,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。”这一重要指示要求,为加强数字经济治理指明了方向。 近年来,世界主要数字经济大国都开始加强数字经济治理,提升数字经济的包容性,努力让社会...
页次:1/7页 每页10条 共有69条 转到: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
文章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