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信易+ > 信易医
山东:聚焦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推动医保服务再提升
近日,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邀请省医保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医保领域深化为民服务,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情况。据了解,今年以来,省医保局积极推进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六大举措共同发力推进利企便民。 线下办事“只进一门” 发布会上,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左毅介绍,全省16个市、136个县(市、...
国家医保局:公布多起虚假住院骗保案例
近日,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多起异常高住院率背后涉嫌违法违规案例。 大数据分析显示,部分地区参保人住院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,个别医院患者住院率异常增高。根据大数据模型线索指向,国家医保局会同重庆、四川医保部门,对住院率排名靠前的地区开展专项飞行检查。 国家医保局在重庆市合川区、开州区检查发现,一些医院通过...
十四部委:完善医疗监督管理办法 推进医疗行业信用体系建设
为切实做好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教育部、国家医疗保障局等十四部委日前联合制定印发了《关于印发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》。 《通知》明确完善政策体系,创新监管模式。完善医疗监督管理办法,提升信息化大数据精准监督能力。开展基于病案...
26家“特别严重”“严重”失信医药企业到底有多严重?——国家医保局有关司...
国家医保局27日发布,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有26家医药企业被评为“特别严重”和“严重”失信。为什么这些企业会被评定为失信?哪些失信行为会被评为“特别严重”“严重”?失信评定将对企业有什么影响?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就此接受记者采访。 为什么这些企业会被评定为失信? 根据国家医保局此前发布的《关于建立医药价...
四川:探索“信用就医”“一次挂号管三天”等模式
近日,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《四川省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“方案”),涉及各市(州)人民政府,以及省卫健委、省发改委、省人社厅、省经信厅、省数据局、省中医药局、省疾控局等单位。 方案要求到2025年,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、优质资源更加丰富、区域布局更加均衡、中西医发展更...
天津:多部门联合制定“信用+医疗”惠民应用场景试点方案
信用就医作为一种“先诊疗、后付费”的新型医疗付费方式,已经成为信用手段服务民生的重要体现,通过将信用信息嵌入医疗就诊服务过程,再造诊疗环节及付费流程,实现“一次看病、一次付费”。日前,天津市发展改革委、市卫生健康委、市医保局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联合制定印发《天津市“信用+医疗”惠民应用场...
广东:多地试行“信用就医”
一次就医,需要分别排队缴纳挂号、检查、取药等费用,占用患者大量时间……记者近日采访发现,为解决传统医疗服务流程中医疗付费不够集约高效问题,广东省深圳市、珠海市、广州市等地试行“信用就医”,实现先诊治后缴费,使得就医时间缩减约40%。 8月3日,深圳市民陈先生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就医时了解到“信用就...
普及“信用就医”,让患者看病更快、负担更小
7月25日,云南省昆明市医保等部门联合举行持续推进“信用就医”项目新闻通报会,进一步深化“信用就医”惠民措施。通过再造诊疗环节及付费流程,主要解决候诊时间长、缴费耗时长、取药排队长、就诊时间短的“三长一短”痛点问题,实现“先看病后付费”的便民目标。今年内,上线医院将增加到100家以上,为全市参保群众提供...
安徽天长:“医保+信用”助力打造医保基金精准监管
为进一步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、提高监管能力方面的基础性作用,安徽省天长市医保局通过医保信用体系的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措施,创新信用监管模式、提高监管效能,增强医药机构、医护人员等信用主体的行业自律和自我约束,从而在更广泛的领域建立起医保基金监管的安全网。 强化信用约束,坚持高效联动。坚持制度...
北京:先诊疗后付费信用就医加速覆盖
信用就医目前正在北京加速推开,越来越多的患者有望“先诊疗,后付费”,享受“互联网+”带来的新便利。近日,中关村医院正式落地信用就医,成为海淀区首家信用就医试点医院。今年,这一新模式还将落地海淀区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2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 中关村医院一楼门诊大厅内,“信用就医”已在自助机上线。患者张女...
页次:1/3页 每页10条 共有24条 转到: 第1页 第2页 第3页
文章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