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0-12-28 |阅读次数:1次
史竹林至今还记得,5年前刚到平陆县曹川镇刘岭村的一件事儿。
那是2015年8月30日,驻村第一天。在村民的提议下,他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,走进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李竹菊的家中。
一眼漆黑的窑洞里,住着时年81岁的李竹菊和她56岁的智力障碍儿子,屋内凌乱无章,家徒四壁。
当晚,史竹林辗转反侧,彻夜难眠,“‘两不愁三保障’该如何兑现……”
次日,他找到村“两委”,首先解决李竹菊的住房问题。幸好离她家不远处有3间闲置的旧瓦房,于是,史竹林马不停蹄地和村委会协商,立即进行危房改造,并修建了暖炕,安上了自来水。
2016年正月十三,几经周折,驻村工作队及村“两委”人员带上新被褥、饺子、鞭炮,为李竹菊乔迁新居。
可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
时隔半月,李竹菊的儿子烧暖炕时,不小心把被褥烧着了,险些酿成火灾,史竹林和驻村工作队听到消息,第一时间赶往集镇购买了新被褥送往老人家中。
“又给你们添麻烦了,感谢党,感谢你们。”一见到工作队,李竹菊就流下了眼泪。
随后,工作队又帮其贷款买了羊,让其儿子放羊。
目前,在党的富民政策扶持下,他们一家幸福快乐地生活着、奋斗着。
李竹菊的改变,是5年来平陆县教科局倾心帮扶刘岭村的生动缩影,也是驻村第一书记史竹林深耕扶贫一线、见证美丽蝶变的真实写照。
5年来,驻村工作队根据刘岭村实际,探索出一套“三抓三富”致富思路,帮村民勤劳致富奔小康。
一抓教育,富未来。结合县教科局优势,工作队及时为刘岭村幼儿园投资2.3万余元,购买玩具及体育用品,并配置了一名公办专职幼儿教师;投资28万余元,先后为刘岭村小学优化教育环境,修下水道、粉刷美化,加固教室,配师资、配设施;累计为刘岭村贫困大学生解决生活费、发放助学金等13万余元。
二抓培训,富当下。利用平陆利丰职业培训学校这一平台,工作队先后为刘岭村培训学员80余人次,组织外出参观10余次,引导村民积极外出务工,增强赚钱本领。这已经成为村民走上致富快车道的一个强力支撑。
三抓产业,富根本。5年来,刘岭村坚持“发展干果林”这一总基调,栽植花椒980余亩、核桃860余亩,人均1.5亩经济林,这使得村民脱贫有了底气。
如今的刘岭村,小孩上学在家门口,村民看病看戏不出村,孤寡老人有老年灶,年轻人在外打工有技术,人人讲文明、处处讲卫生,一个美丽、富裕、文明、卫生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跃然眼前。